“如果我们能够使用冷藏列车进行运输,损耗率就可以大幅降低,有望降至 5%左右。这样一来,农户们每亩的收入至少能够增加 800 元!”他的语气充满了期待。
然而,老李的钢笔却突然停在了“亏损”二字上,他缓缓抬起头,看着眼前的年轻人,说道:“小同志,港口可不是慈善机构啊。”
他轻轻推了推那副滑到鼻尖的眼镜,继续说道,“你知道吗?干线运输每延误一小时,冷链物流就要多花费整整 38 万!而我们这么做,仅仅是为了帮助山里人种核桃吗?”
“不只是核桃。”陈昭从纸袋里掏出个皱巴巴的笔记本,翻到贴满车票的那页,“这是铁厂乡孩子的上学路。”泛黄的车票上印着“冕宁——西昌”,发车时间凌晨五点
“他们要坐七个小时的班车,转两次摩托,要是不幸遇上暴雨,那就只能在山路上过夜了。”他的指尖缓缓划过某张照片,照片上三个孩子紧紧地挤在一个漏雨的候车亭里,身上穿着的校服已经被雨水打湿,上面还别着用易拉罐做的火车胸针。
“这条铁路一旦建成,时间就能缩短到三个小时,而且票价只要班车的三分之一。”他的声音有些低沉,仿佛能让人感受到那些孩子们在漫长路途中的艰辛和无奈。
技术组的实习生们听到这里,都不禁小声地倒吸了一口凉气,佩服他的勇敢,而王经理的眉头则皱得更深了,显然他对这个项目的难度和成本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。
就在这时,陈昭忽然从包里拿出一个密封袋,袋子里装着一些还带着泥土的新鲜松茸。“这是今早刚从山里寄来的。”他一边说着,一边将密封袋递给了张姐。
“市场价是 120 元一公斤,但是因为运输过程中的损耗,现在港口只能收到半残品,一直在压价,农户们只能以40的价格贱卖。”
陈昭的语气有些沉重,“如果我们设计的恒温车厢能够投入使用,损耗率就会大大降低,农户们就能以80元的价格卖出,而城里的超市也可以卖到100元。”
他的声音突然有些哽咽,“这中间的 40 元差价,对于那些山里的孩子们来说,可能就是他们的课本费,是他们能够多上一节英语课的机会啊。”老李的钢笔终于停住,会议室里只剩中央空调的嗡鸣。
陈昭摸出手机,翻出政府官网页面:“国家新设立的‘乡村振兴专项基金’,对偏远地区支线铁路提供60%补贴,”
他的手指划过屏幕上的政策条文,“我们的方案符合‘农产品绿色通道’扶持标准,运营前三年的维护成本能申请专项拨款。”
“但补贴有三年期限啊。”老李皱起眉头,一边说着,一边用手指轻轻敲击着自己面前的笔记本,发出“哒哒”的声响,仿佛是在强调这个时间限制的重要性,“三年之后呢?难道要让公司拿干线利润去填补这个窟窿吗?”
陈昭听到老李的话,嘴角突然微微上扬,露出了一抹笑容。他不紧不慢地从那叠厚厚的文件最底层抽出一张手绘的简易损益表,然后将它平放在桌上,用手指着其中一个被红笔圈起来的栏目,对老李说道:“李工,您请看这里。”
老李的目光顺着陈昭的手指看过去,只见那个被红笔圈起来的栏目上写着“农产品附加值”几个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