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中节小说 > 女频言情 > 穿成对照组,我和娇夫杀疯了无删减全文

穿成对照组,我和娇夫杀疯了无删减全文

星星想眨眼 著

女频言情连载

姜清妤和秦晏说开之后,时候也不早了,想到等下的洞房花烛,姜清妤脸微微泛红。在现代,她也只是个大学刚毕业,没什么远大理想,家里给她留了几套房,她就靠着收租吃吃喝喝、玩玩乐乐。虽说是个米虫,但她活的潇洒自在,惹得好多人羡慕。只能说人与人之间第一道分水岭便是羊水。而大学里,她仗着自己长的好看有钱,平等的看不起所有男生,自然也没有谈过恋爱。所以她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,还是有点害羞的。当然,她在现代也活了二十多年,各种书籍、影片,她也是了解过的。因为没有看上的人,所以她对这种事也没有很好奇。只不过对各种小说女主所描述的,常常因为“承受不住”,所以对此事格外推拒,类似这种言语,姜清妤还是保持怀疑的态度。既然决定跟秦晏好好相处,秦晏的长相也符合...

主角:秦晏姜清妤   更新:2025-05-09 17:38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秦晏姜清妤的女频言情小说《穿成对照组,我和娇夫杀疯了无删减全文》,由网络作家“星星想眨眼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姜清妤和秦晏说开之后,时候也不早了,想到等下的洞房花烛,姜清妤脸微微泛红。在现代,她也只是个大学刚毕业,没什么远大理想,家里给她留了几套房,她就靠着收租吃吃喝喝、玩玩乐乐。虽说是个米虫,但她活的潇洒自在,惹得好多人羡慕。只能说人与人之间第一道分水岭便是羊水。而大学里,她仗着自己长的好看有钱,平等的看不起所有男生,自然也没有谈过恋爱。所以她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,还是有点害羞的。当然,她在现代也活了二十多年,各种书籍、影片,她也是了解过的。因为没有看上的人,所以她对这种事也没有很好奇。只不过对各种小说女主所描述的,常常因为“承受不住”,所以对此事格外推拒,类似这种言语,姜清妤还是保持怀疑的态度。既然决定跟秦晏好好相处,秦晏的长相也符合...

《穿成对照组,我和娇夫杀疯了无删减全文》精彩片段


姜清妤和秦晏说开之后,时候也不早了,想到等下的洞房花烛,姜清妤脸微微泛红。

在现代,她也只是个大学刚毕业,没什么远大理想,家里给她留了几套房,她就靠着收租吃吃喝喝、玩玩乐乐。

虽说是个米虫,但她活的潇洒自在,惹得好多人羡慕。

只能说人与人之间第一道分水岭便是羊水。

而大学里,她仗着自己长的好看有钱,平等的看不起所有男生,自然也没有谈过恋爱。

所以她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,还是有点害羞的。

当然,她在现代也活了二十多年,各种书籍、影片,她也是了解过的。

因为没有看上的人,所以她对这种事也没有很好奇。

只不过对各种小说女主所描述的,常常因为“承受不住”,所以对此事格外推拒,类似这种言语,姜清妤还是保持怀疑的态度。

既然决定跟秦晏好好相处,秦晏的长相也符合她的审美,所以姜清妤也不矫情说非要等有感情之后才肯跟秦晏圆房。

她对接下来的洞房花烛不仅没有抗拒,甚至还有一丝期待。

现在是冬天,姜清妤让秦晏先去打些热水好用来擦洗一下身子,她虽然也挺期待洞房的,但她也有洁癖,对自己,也对别人。

等秦晏去厨房烧水之后,姜清妤坐在床上开始找那个穿越福利。

她盯着左手掌心那颗清浅的红痣,这是她跟原主都没有的,按照穿书定律,这大概就是那个空间的所在之处了。

果然,姜清妤在脑海中看到一个长宽高大概都是4米的立方体空间。

空间的正中央悬挂着一个巨大的电子屏,空间里又没有通电,电子屏她也找不到开关,她虽然疑惑,但也没太在意。

除此之外空无一物,这个空间有收放物品的功能,至于能不能保鲜或者其他功能只能以后找机会再测试。

姜清妤翻身下床,去看这个新房里那两个精致小巧的箱子,这是原主的东西。

两个箱子都上了锁,她从脖子上取下钥匙,打开了箱子。

左边箱子里都是一些衣服,姜清妤拿起其中一件,拆开衣服的夹层,找到了原主藏起来的钱,又接二连三的把所有衣服的夹层都拆开,拿到了原主的所有钱。

姜清妤数了数,一共有3567元,是原主被继母报名下乡时,拿的家中全部钱财。

原主特意在每件衣服里缝了夹层,除了额外拿出来20元以备不时之需,余下的这3567元,原主都给分散藏着衣服里,锁住的这个箱子从下乡到现在是第一次打开。

姜清妤不由得感慨原主真是胆大心细。

箱子里还有三件棉服,姜清妤拿剪刀将内里的棉花掏出来。

从最深处掏出两对足金手镯,一对玻璃种帝王绿手镯,一对阳绿翡翠手镯,一条帝王绿翡翠观音项链,一块玻璃种翡翠玉环,这些都是原主母亲留给她的嫁妆。

原主的母亲曾经是地主家老太太身边的家生婢女,被带到主人家小姐身边照顾,多年来也受到过不少赏赐。

后来严打地主的时候,主人家心善,返还了这些奴才婢女的身契,让她们自己选择今后的路,姜母就带着自己的体己嫁给了姜父。

原主下乡时,把母亲留下的这些东西和钱,都藏起来,一起带到了这里。

姜清妤将那3570元和那些手镯项链全部都放进了空间里,只留下17元放在一个饼干盒子里,做好这一切后,心里一片安详。

“空间”真是年代里最好的存钱罐,那么多钱,除非贴身放着,不然藏哪她都不安心。

有钱就是底气足。

她继续翻看另一个箱子,里面放了一些吃的用的。

有一罐麦乳精,一些水果糖和大白兔奶糖,一罐水果罐头以及两盒雪花膏,一个手电筒,还有一些常换的衣服以及从家里搜刮来的各种票,其中竟然还有一张自行车票和一张手表票。

将票据也放到空间里后,姜清妤将一切复原,去厨房陪着秦晏一起烧水。

热水烧好之后,他们俩轮流在新房里简单擦洗了一下,现在毕竟是冬天,而且他们也没有买洗澡的木桶,就只能暂时将就一下。

洗漱完之后,就面临着要洞房花烛,姜清妤脸颊红彤彤的,秦晏自然也好不到哪去,不过他的眼神之中还多了一些兴奋和跃跃欲试。

两人躺在床上,熄了油灯之后,秦晏摸索着向姜清妤靠近。

如同海里新生的游鱼,第一次见识到陌生的景象,不仅没有害怕,反而是兴奋的探索。

小鱼一般游走在广阔的大海之中,它探头探脑,对什么都好奇,哪里都想摸摸碰碰。

不过小鱼再好奇这个世界,第一时间还是要先找到居所。

它们喜欢住在珊瑚礁围成的洞里,但是如果想要把这里当作以后的家,要先浅浅的探入洞中观察有没有危险。

当发现没有危险之后,小鱼才能进入洞的深处,四周探查一番。

决心将这里当作自己的家后,小鱼还会欢快的在里面吐泡泡,这是标记自己信号的一种方式,当这洞中全部都充满自己的气息后,小鱼才会作罢,安心的待在其中。

姜清妤心里却惦记着下次如果制作一张桌子,一定记得把桌面底部的凹槽打造的深一点、宽一点,不然桌腿与之嵌合的时候会把凹槽撑开。

她想着如果凹槽是有弹性的就好了,这样无论桌腿做的多大,都能轻而易举的塞进去。

甚至就算是粗鲁地将桌腿塞入凹槽时,它也能承受,只不过会有一丝丝滞涩。

还好两人的婚房与其他房间都相隔较远,不然就凭这隔音效果,怕是整个家都能听见他们的动静。

不过,秦晏也知道木制床容易发出声音,为了避免动静太大,他将她抱起,直接站在地上,只留有细碎的声音消失在两人之间。

姜清妤没练过瑜伽,第一次面临这种高难度动作,也感受到了什么叫做臂力惊人。

她的鼻头眼尾泛起醉人的红晕,惹得秦晏有一瞬间失神。

姜清妤睡着前还迷迷糊糊想着,小说果然还是夸张了,虽然这事很累,但她也挺得趣儿的。

要说抗拒,姜清妤觉得她还是有点舍不得的。

......


秦晏回到屋子里后跟姜清妤商量盖房子的事。

秦晏一想到能跟媳妇儿有个自己的小家,就忍不住激动,仰躺在床上,不住的幻想,“媳妇儿,你说咱们盖几间大瓦房好呢?以后还会有小孩,堂屋也要青砖的,看着气派!媳妇儿,你觉得怎么样?”

他的眼睛亮晶晶的,巴巴望过来的样子让姜清妤想到了向主人讨要夸奖的大狗狗。

她顿时忍不住笑出声:“就这么高兴啊?不过咱不盖大瓦房,咱盖土坯房。”

“啊?为什么啊?我想让你住的舒服一点。”听到姜清妤不让,秦晏顿时失落的耷拉着脑袋,越来越像一只惹人怜爱的大狗狗。

姜清妤眼中盛满了笑意,伸手摸了摸他的头,细细跟他解释,“阿晏,我知道你想让我过的好一点,但是就咱们现在住的这土坯房也没什么不好啊,咱俩现在明面上没有那么多钱,盖了砖瓦房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盯着咱们呢。

况且现在知青点的屋子快住满了,以后也不见得会再加盖知青点,到时候那些知青肯定是要到村民家里合伙住的,咱要是房子盖的太好,麻烦也少不了。

你以后还要经常出门,咱不能太高调。”

这些道理秦晏都明白,可他还是想给姜清妤一份体面。

见秦晏还是不开心,姜清妤:“日子都是自己过出来的,这个时代承认自己比别人差不丢人,好不好自己知道就行,把自己在外人面前整的光鲜亮丽,有的是见不得你好的人。”

无论是从生活阅历来说,还是她这些年看过的各种年代小说,她知道没有主角光环,而又太高调,不懂得扮猪吃老虎的人,日子会过得一塌糊涂。

而她喜欢闷声发大财,不喜欢为了在外人面前有面子,就到处高调炫耀或者打肿脸充胖子。

秦晏也知道媳妇儿都是为了这个家,为了他俩好,也很快接受了媳妇儿的理念。

“那咱们盖几间土坯房?”

“一间咱俩住的屋子,要大一点的,垒个炕,不然冬天太冷,到时候从中间拉个帘子,有了孩子就先住那边,等孩子大了想盖再盖。

再来一间堂屋,一间厨房,厕所要盖的好一点,不要那种旱厕,跟厨房挨着,这样以后天冷天热都能在家洗澡。

大概就这些吧。哦对了,还要垒一堵高围墙,不然家里什么隐私都没有,你要是晚上出去,我一个人在家也能安心一点。”

听到姜清妤的这番规划,秦晏心里直高兴,连连点头,面面俱到,哪里都想到了,果然他媳妇儿就是过日子的人!

有了想法,事情就好办多了。

第二天,秦晏就选了块地,在靠近村尾那里,附近就两户人家,相距也有些距离。

他招呼几个狐朋狗友,连带着几个兄弟都去帮忙,大家对于建造土坯房的技术都已经熟练,每天的工程也赶的快。

在其他兄弟几个还没想好房子怎么盖,盖什么样子的时候,秦晏的小家已经快要完工了。

他盖房子的时候,老大几个都去了,等他们盖房子的时候,秦晏也是要去帮忙的。

秦晏房子盖好的时候,没急着搬进去。

他自己会做木工活,他时常往新房子跑,床不用打,床是盖房子的时候专门垒的炕床,所以除了床没打,四十八条腿他都给打齐了,还多打了一个炕桌,和其他一些零零散散的家具。

摆放下来,一点不比那青砖瓦的房子差。

这些天秦晏还带着姜清妤去镇上买了些锅碗调料之类的,分了家,他们明面上都有了些钱,终于能够买些想买的了。

把他俩手里的票都归拢了一下,将要过期的花掉,这样一下子买了不少粮食糕点,布匹等,还买了两斤猪肉。

把其他东西放回新房子那,提了一斤猪肉回秦家,另外一斤,就先放在新房里留着暖房,天冷,也不容易坏。

这些天秦家的伙食着实不错,顿顿都有肉,因为兄弟几个除了老大,都要盖房子。

包括老二,他跟宋婉茵商量之后,还是觉得盖个房子出去住,老屋里分给他的那两间房就先空着。

所以,大家盖房子也都请了些其他人帮忙,一个村子的,谁没个需要帮把手的时候,不给工钱,但肯定要管人家饭。

所以在盖房子期间,兄弟几个就轮流买肉,招待这些来帮忙的人。

秦晏等新房子都收拾好之后,没再在老屋停留,带着老屋里的衣服被子,姜清妤的两个箱子,还有他们之前买的暖水瓶,一起去了自己今后的家。

......

说到其他几房,除了老三盖的是土坯房,秦清和秦宸盖的都是砖瓦房。

秦清更甚,他盖了三间青砖大瓦房,厨房厕所倒还是土坯房,外面用一圈栅栏围住。

还买了辆自行车,准备到时候作为彩礼,骑着去娶宋婉茵。

这一趟下来,秦清这些年出任务发的奖励,部队的补偿金,分家给的,加上其他攒下的钱,一共有1094.7元,现下只剩下了不到700元。

由于没有票,想买自行车就花了200元。

更何况他还从村里工匠那定制了四十八条腿,可都不便宜。

......

姜清妤每次看到自家盖的那两米五的围墙就安全感满满。

昨天他们来这里放东西的时候,就已经用一小块肉皮把锅给开出来了。

今晚过来住,正好晚饭可以吃一顿好的。

姜清妤先去把被子铺了,其他东西都归置好,粮食什么都放到橱柜里,她这边收拾着,秦晏在厨房已经开始大展身手了。

把昨天剩的那一斤猪肉切片,加入盐,酱油等调料,抓拌均匀;又洗了个青椒,用刀切块。

锅不烧热,放入切好的辣椒,加一点盐,边炒边压,直至辣椒起虎皮状后盛出。

再往锅里倒入炼制的猪油,烧热后,加入腌制好的猪肉、大蒜,炒出香味至炒熟。

最后放入炒过的辣椒翻炒均匀即可出锅。

一道香喷喷的辣椒炒肉就做好了。

另一个锅里蒸着白米饭,再来一道醋溜白菜解腻,一道干锅土豆满足味蕾。

等姜清妤出来的时候,秦晏正端着饭菜准备喊她吃饭。

姜清妤看着面前色香味俱全的饭菜,夸赞的话一句接一句。

“哇,我男人居然这么厉害啊!我可太幸福啦!”

“阿晏,你怎么什么都会啊,怎么就这么厉害呢,我好崇拜你啊!”

“天呐,我眼光真好,居然找到你这么个好男人,我太幸运啦!”

看着媳妇儿亮闪闪的眼睛,加上那接连不断的让人心动的话语,秦晏被夸的尾巴都翘上了天。

吃完饭碗也刷了,洗澡水也给她倒好了,衣服也洗了,还抽空搭了个柴房,把这些天捡回来的柴也摞的整整齐齐的。

果然应了那句,女人会撒娇,男人魂会飘。


秦清第二天一大早就推着家里的自行车,准备去练车。

他没跛脚之前是会骑的,但是跛脚之后还是要重新找一下平衡感。

毕竟以后要去镇上工作,坐驴车不现实。

虽说可以住在职工宿舍里,但是他以后结婚了,媳妇可不能住到宿舍里。

买房子没有门路也是不行的,挨家挨户问,有那坏心眼的人知道了,一个举报就老实了。

秦宸因为有求于秦清,看着他推着自行车出门就知道他要干什么。

立马跟着他,非要帮着他学自行车。

秦母吃完饭后,也急匆匆出门,这几天听了媒人说的那些人家,她还没找到合适人选。

她最希望的是能给老二找一个城里的姑娘。

本来人家城里姑娘知道有个工作,是想来相看的,但一听是个跛子,立马就拒绝了。

大多数人还是想找个健全的人。

这可给秦母愁坏了,她现在也不想着找个城里儿媳妇了,准备就近在几个大队看看。

就在秦母还在为老二的婚事发愁的时候,已经有人惦记上他了。

......

知青处的一名女知青,这些天生病了,本来以为过几天就好了,谁料夜里竟然发热了。

再醒来的时候,宋婉茵一阵恍惚。

没想到她竟然重生了。

这个时代因为严打,弄的人心惶惶。

她家也没有幸免。

她爸妈是大学教师,不是什么紧要人物,查抄人员来到他们家的时候,所有人都猝不及防。

要不是她的户口一直在外公家,她也无法幸免于难。

但是下放的突然,没有一点预料,家里的钱连同存折,所有值钱的都被搜刮了去。

她爸妈在嘱托她登报断绝关系,彻底绝了后患之后,就被带走了。

外公家见她家这种情况人人自危,她也不愿寄人篱下,自己报了名,下乡当知青。

上辈子,她不知下乡种地的辛苦,脸皮薄,一时冲动直接就来了。

外公家知道她自己报了下乡的名额,都松了一口气,准备东西的时候也尽心尽力,走之前还给她塞了50块钱。

但知青哪是那么好当的。

她从小都没干过什么重活,地里的活,她根本吃不消。

就在这种时候,村子里一个叫冯英的年轻汉子,天天来帮她干地里的活。

还经常给她带好东西吃。

雪中送炭,她一时被眼前的温情迷住了双眼。

在他说想跟她结婚的时候,她直接就同意了。

婚后两人也幸福过一段时间,谁料孩子生下来之后,冯英全家都变了脸色。

不仅开始要求她下地干活,还要她伺候一家老小。

她被磋磨数十年,累垮了身子,在一个深夜,一把火带走了所有人。

没想到被烧死之后,她居然又回来了。

现在这个时间段,冯英已经开始对她献殷勤了。

她也接受过冯英给的吃的。

但是,这一次,她绝对不会再嫁给他,她会好好擦亮眼睛。

她记得,上辈子秦大队长家在开放后,秦家老六带着一家人都去了香江。

秦家老二上辈子因为跛脚这事,到了28岁才娶了一个外省的女人。

他们结婚的时候,她去吃过席,知道这个女人虽然是外省的,但她是秦清战友的妹妹,父亲还是他以前的上级。

而且她还知道秦清上辈子是秦家最有钱的人。

因为在秦清终于结婚之后,秦母因为这几年除了寡妇和二婚的,没人家愿意相看,憋了好大一口气。

等儿子结完婚后,她就操持着分了家,还到处宣扬她儿子是个千元户。

一时间村里以前拒绝过相看的人家,肠子都悔断了。

毕竟74年,整个村子里的百元户都屈指可数。

千元户?他们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。

现在是71年,秦清还没结婚,她一个户口在大队里的知青,要想谋出路,要么等到后面开放了考大学,但她等不起了。

村里的二流子也多,因为上辈子冯英明目张胆的示好,同个村子的痞子混混也没找她麻烦。

但是若等拒绝冯英后,她干不了农活,也拦不住那些人。

所以嫁人是最稳妥的方法。

但是她这次会嫁个有钱的,还人品好的。

思来想去还是秦清最合适。

她要好好想想怎么才能嫁给他。

......

姜清妤好久没看空间了,她屋里也什么都没有,没什么好往空间里放的。

更何况秦家这么多人,人多眼杂的,万一被发现,她小命不保。

今天晚上她本来是想着再播放一遍电子屏上的剧情,看看女主那箱金子周围有没有标志物的。

谁知刚想点击循环播放,发现电子屏又解锁了一个新的小说视频。

她赶忙沉下心神,仔细观看。

这次的故事概括为《重生后我被退伍兵哥宠上天》。

女主宋婉茵,男主秦清,总的来说就是一个先婚后爱的故事。

这么一想她和秦晏好像也是。

姜清妤晃了晃脑袋,继续往下看。

故事开篇,两人就已经结婚,讲的是女主重生后如何打脸渣男,如何攻略男主的心,如何一胎三宝在婆家挺起腰杆,如何在丈夫的帮助下走出村子,成为一名光荣的劳动工人。

当然,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。

姜清妤就是那个鲜明的参照物。

剧情里她和女主同样都是城里来的女知青,身娇体弱,肩不能扛,手不能提。

但她身为懒汉的媳妇儿,两个人臭味相投,天生一对,也是个懒婆娘。

而跟她同为娇弱知青的女主,虽然也不下地干活,但她通过自己的能力,摆脱了知青的身份,成为了镇上的职工。

村子里一家出了两名工人,秦母更是人人羡慕的对象,小夫妻两个每次有了好吃的都惦记着给老两口送一份。

村子里对秦母说酸话的人不在少数,只不过秦母就爱听这些。

姜清妤夫妻俩由于既不下地干活,也没钱,赖在家里吃干饭。

不仅各房提出了意见,就连秦母也受不了了,两个那么大的人了,以后还会有孩子,总不能让全家人一直养着他们。

秦母给他俩分了钱后,直接把他们从家里分了出去。

之后没人能再养着,不去干活不行了,总不能饿死吧。

两个人开始下地干活,常年没干活的人,即使使出吃奶的力气,工分没见上涨多少,反而是日渐沧桑,未老先衰。

而秦家这边却蒸蒸日上,开放后,宋婉茵凭借上辈子的信息差,带着一家人去往了香江。

投资买房,后来带领秦家成为当地的龙头房地产商。

村子里的人在电视上看到秦家人的身影时,都跑到姜清妤夫妻家门口一阵唏嘘,有些人就是没有那个富贵命。

......

姜清妤看完剧情介绍,翻了个漂亮的白眼,一阵无语。

合着他们夫妻俩就是身兼数职的工具人?

在不同的小说里担任同样的炮灰,可着他俩一直霍霍。

想到这,姜清妤虽不至于对还未曾谋面的女主产生厌烦的情绪,但是她也并不想跟这些男主女主接触过多。

可能是炮灰和主角之间天生不对付吧,她并不想跟这些人交好,成为所谓的闺蜜。

没必要。

她只想过好自己的日子。

想到这,姜清妤也放宽了心,既然只是对照组,那就无伤大雅。

她自认为不比任何人差,想拿她当踏脚石,成就女主的美名,也要看看她们有没有这个实力。

她会时刻关注剧情,不会让他们成为剧情里的炮灰。


原主的继母名叫赵美丽,是个乡下人,相貌不错,从小就是村里的一枝花。

追求她的男子众多,但她看惯了乡下地里的劳苦,她受不住,决心要嫁给一个城里人,摆脱种地的命运。

她最后也做到了,嫁给了一个皮鞋厂的工人,虽然日子也是紧巴巴的,但是,相较于天天下地,她对此还是很满足的。

两人婚后生了三个孩子,日子也算美满。

不过男人身子不太好,早早就去世了。

后来她的大儿子顶了他爹的工作,虽然工资比以前少了,但是靠着往日的储蓄,再节省一些,日子还是过得下去的。

让赵美丽决心再嫁的,是68年传出来的鼓励知青下乡的政策。

她虽然没怎么上过学,但是她敏锐的察觉到这只是个开始。

她深知地里的活不是这些在城里长大的孩子能干的过来的。

她还有三个孩子,未免到时候被强制下乡,她立刻开始物色再婚对象。

就这样,她看上了只有一个女儿的鳏夫,姜盛国。

当时姜盛国的妻子宋淑芳在厂里出事故的事,闹得沸沸扬扬。

她也听过一嘴。

当她想法刚起时,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姜盛国。

男人有工作,厂里分配的有房,还得了补贴的那么多钱,而且就只有一个女儿,简直就是为她量身定做。

这些年,她家里积蓄也就剩个几十块钱了,家里孩子还多,生怕哪天就被强制送下乡了。

当她跟姜盛国透露出结婚的想法时,他一口就答应了。

姜盛国正愁着没有人给他们父女俩做饭呢。

一开始姜盛国只是想找个人搭伙过日子。

但是自从赵美丽给他生了个儿子,他的心渐渐偏向了那一家。

由此,原主继没了母亲后,又没了父亲。

继母是有远见的,她虽然不至于对原主打骂,但是也仅限于给她一口饭吃。

原主没受到继母的磋磨,在家的待遇就跟继母的女儿一样,也让她继续念书。

虽然让继兄占了她母亲的工作,但是继母的漂亮话说的好听。

说是在她毕业之前,这工作搁置着也是浪费,正好她二继兄不愿意上学了,先让他上着班,工资都上交,都给原主存着。

继母在姜父面前的形象极好,她一说姜父就同意了,原主在家没有话语权,况且退学入职也是要家长签字同意的。

就这样,工作就落到了二继兄身上。

原主也没再想着落到人家手里的东西还有还回来的可能。

她只求着毕业后自己考个工作,尽快脱离这个家。

谁料到,一毕业继母就通知她,给她报了下乡当知青的名额。

当时是70年,已经开始强制一家有多个孩子的,没工作的里面必须有一个人下乡。

当时,这个家里原主跟继母那个早就不上学的女儿是符合这个条件的,但是原主有信心自己能考上工作,那么这个下乡的事就要落到继母那个女儿头上了。

赵美丽也早就防着这件事,这不,原主一毕业,她就给她安排的明明白白的。

名额已经报上去了,没有转圜的余地了。

继母自此也放了心,这个家终于只是她们的了。

按照原主当时在家唯唯诺诺的表现,继母也不怕她闹,反正无论如何她都是要下乡的。

原主也确实没闹。

不过她憋着大招呢。

在知青下乡要走的当天,家里该去上班的都走了,继母早早的给她送到火车站,看着她上了车,才放心的走了。

她带着女儿去国营饭店庆祝去了。

原主一早就知道这件事,因为继妹给她炫耀过。

她把包裹留给知青负责人做抵押,称忘了拿东西要回家一趟。

这个时间段,大多数人都去上班和上学了,这条小巷里正好没人看见她。

她回到家后,就进了姜父跟继母的屋子,找钱。

家里所有门的钥匙,她都有,是她的妈妈宋淑芬偷偷给她多配的,姜父也没关注过,这时终于派上用场了。

包括他们家的钱藏在哪里,宋淑芳也告诉过原主,当初是为了防止原主急用钱而她不在家的情况发生。

所以原主到了这里就目的明确,几个藏钱的地方她都知道。

有的是宋淑芳自己藏的,这个比较隐蔽,在床尾靠墙的柱子里,本来是实心柱子,是她自己挖了个洞,用来藏钱,这里就连姜盛国都不知道。

里面的1800元和首饰,是她给女儿攒的嫁妆。

她从小在大户人家当丫鬟,那户人家当地还是有头有脸的人物,她跟在主家小姐身边见识不少。

知道这些人家从女儿出生就会开始给女儿准备嫁妆。

他们嫁女时,十里红妆,红床开路,棺材压阵,大到婚床田契,小到胭脂器皿,应有尽有,他们把女儿一生所需要的东西全部备齐,寓意女儿从生到死都不用仰仗夫家。

宋淑芳也经过这些熏陶,她虽无法给女儿准备同样的富贵,但是她愿意尽她所能。

所以自从她有了工作之后,她每个月都雷打不动的拿出10元,当作日后给女儿的嫁妆。

一共1800元,她存了15年,直到她生命的尽头。

这些留给女儿的东西,她早早的就告诉过女儿,也只告诉过女儿。

这笔钱,继母不知道,也没有找到。

这间房里,她最先找到了她母亲发生意外,厂里补贴的钱。

其余地方仔仔细细的都翻了一个遍,一分钱也没放过。

她把全家的钱搜刮完了,包括三个继兄妹的私房钱。

她没急着数,全部塞进一早在衣服里缝好的一个布包中,裹好衣服保证掉不了。

然后她拿着继妹的户口,给她报名下乡;又带着她准备好的两封信,一个送到报社,跟姜盛国断绝父女关系,一个送到棉纺厂,举报二继兄顶替她亡故母亲的工作,她这个女儿强烈希望厂里能够把工作收回。

自此她跟这个家,再没有半点关系。

她在去火车站的路上,找了个偏僻的公厕,偷偷清点了一下,一共3567元,其中2500都是她母亲留给她的嫁妆。

她小心翼翼的把这些钱缝在衣服内衬里,确保在火车上不会被偷走。

然后坦然的跟着火车去往知青点。


秦父狠狠抽了一口旱烟,看也不看这群人一眼,都下乡了,心里还没点数,还以为是他们城里那样呢?

在这个村子里,干多少吃多少,就他们这身板,想吃饱饭都难,现在还这么傲气的跟他说话,以后有的是求着他的时候!

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,看不清形势,是要吃亏的。

这时,一个明显跟其他人是两个阶层的男知青说话了,“大队长,你好,我叫林哲,我想问问,如果不在村民家借住的话,我可以另起一处房子吗?”

秦父没想到还会有人这样说,他转头看向这位男知青,只见男知青穿着的确良的衣服,脚上黑皮鞋,手腕上还带着一块手表,看着就是位有钱的主。

“如果你想要盖房子,村里可以给你批一块地,但是如果你以后回城了,这地连带你盖的房子都是要回收给村里的,你要想清楚。”人家有钱愿意花,秦父自然没有阻止的道理,况且房子所有权还在大队,怎么说都是稳赚不赔。

“那是自然,还请您帮我批一块地,盖房子的事也要麻烦您帮忙操持一下,该给钱的地方我都会给,还有我这些天能不能先在您家暂住,等房子盖好后我再搬过去?”

“可以的。”跟林哲沟通好后,秦父转头看向其余知青,“那你们呢?想好了吗?”

剩下几个人可没有林哲那么财大气粗,张口就是要盖个房子,他们听到大队长问话,互相看了看,没吭声。

“行吧,这事你们自己看着办,自己愿意去知青点挤,那你们就挤,想去借住的,也自己去沟通吧。”说完,秦父就不再管这群人,带着林哲一块去批宅基地,商量后续盖房子的事项。

村里来了位高调有钱的男知青的事,姜清妤还是从刘大嫂子那听来的。

刘大嫂子想着多点进项,她家也住进去了一位女知青,不过这女知青是个事多的,整天不是嫌弃院子里养的鸡臭,就是嫌弃做的饭没油水,给她烦的够呛,所以三不五时的来找姜清妤唠叨。

刘大嫂子一脸苦瓜相,“早知道这女知青这么麻烦,我就不贪图那一个月4块钱的进项了。”

对这事,姜清妤没法评价,她只笑着转移话题,“还好有钱拿。不过,你说那新来的男知青准备自己盖一间砖瓦房?这么有钱的吗?”

刘大嫂子一说这事就来了兴致,也没再吐槽那女知青,“可不是嘛!他这几天在请村里人动工,一人一天还给一毛的工钱呢!”

“那确实是个人物。”姜清妤总觉得这位男知青的做法有些似曾相识。

“还有呢,他还从老吴那买了好些家具,花了不少钱呢!”一想到老吴凭着这样一份木工手艺挣了这么多钱,刘大嫂子心里就一阵羡慕。

姜清妤这才反应过来,这不是跟她以前看的那种小说一样吗?

女主穿越到年代里下乡当知青,第一件事从知青点独立出来,自己盖房子。

只不过现在这是个男知青。

她想着等刘大嫂子走后,她去空间看看那电子屏是不是又更新了什么新的剧情,这男知青肯定不简单。

她俩正说着,秦晏提着一只野鸡回来了。

“秦晏,今个儿也有收获啊?!”刘大嫂子很惊喜,因为她男人今天跟着秦晏一块去了山上,秦晏有收获,肯定也不会亏待她男人的。

相关小说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