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主角分别是宋雪见顾青山的其他类型小说《荒年被休没活路,赚钱养娃两不误结局+番外小说》,由网络作家“回归秋水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这娘俩身后,还站着个抹眼泪的小女孩。宋乐宋平看到小伙伴,一旁玩去了。宋雪见悄悄走到宋多田身后。“爹,怎么回事?”“还不是何癞子这个好吃懒做的东西,想卖闺女!”宋多田朝茅屋门口努嘴,深叹。“看见那个肥头大耳的男人不?别人说他是县城窑子里的管事,专门负责买眉清目秀的小丫头回去调教,等到十四五,就挂出去接客。窑子那种地方,唉,且不说丢人现眼,能活多久哟!”“何癞子真是狗娘养的!”“可不,哪有送亲闺女去那种腌臜地方的?”“他平日懒得出油,定是家里没粮咯!”“那也不能送闺女去备千人骑万人跨吧!”“桃花今年十一,过个两三年就得……唉!”村里几乎大半的人都来了。一人一句,像几百只鸭子嘎嘎嘎。一句句哀叹像刀子似的投向孙翠妞,她哭得眼泪鼻涕一起流,瞄...
《荒年被休没活路,赚钱养娃两不误结局+番外小说》精彩片段
这娘俩身后,还站着个抹眼泪的小女孩。
宋乐宋平看到小伙伴,一旁玩去了。
宋雪见悄悄走到宋多田身后。
“爹,怎么回事?”
“还不是何癞子这个好吃懒做的东西,想卖闺女!”
宋多田朝茅屋门口努嘴,深叹。
“看见那个肥头大耳的男人不?别人说他是县城窑子里的管事,专门负责买眉清目秀的小丫头回去调教,等到十四五,就挂出去接客。窑子那种地方,唉,且不说丢人现眼,能活多久哟!”
“何癞子真是狗娘养的!”
“可不,哪有送亲闺女去那种腌臜地方的?”
“他平日懒得出油,定是家里没粮咯!”
“那也不能送闺女去备千人骑万人跨吧!”
“桃花今年十一,过个两三年就得……唉!”
村里几乎大半的人都来了。
一人一句,像几百只鸭子嘎嘎嘎。
一句句哀叹像刀子似的投向孙翠妞,她哭得眼泪鼻涕一起流,瞄见卷着裤腿的里正匆匆走来,她似逮到救星似的冲上去磕头,“里正叔!里正叔,求您快劝劝我当家的吧,他要卖闺女啊!”
“住嘴!”
何癞子拎着柴棍,气势汹汹上前。
“你个死娘们!老子是送桃花去享福!”
“桃花不能去享那种福,不能去啊!”
“当家的,我知道你一直糟心我没能给你生个儿子,让你在全村人面前抬不起头,要不这样,你……你卖我,我可以干活,我什么都能干,你留着桃花杏花在家,成不成?”
周围人的指指点点,让何癞子气冲脑门。
他举起手想抽孙翠妞耳光,被里正一把扣住。
“住手!”
瞥一眼茅屋门口油光水面的男人,里正大概弄清楚来龙去脉。
他长眉一耷,脸一沉,饱经风霜的脸顿时布满威严,“何伟,你家祖上逃荒到咱宋家村,几辈人过去了,你要还认我这个长辈,认我是里正,就当着大家伙的面说说,为啥突然卖闺女?”
“叔!”
何癞子拔回手。
“还能为啥?我们全家喝了好些天西北风!”
“这马上要入冬,不卖她,都得死!”
里正气结,“就为这?”
“这年景,谁家不喝几顿风?”
人群里传来老妇掷地有声的训斥,“也没看到别人家卖闺女!卖就算了,你要给桃花找个好去处,咱乡里乡亲也不说啥,你竟黑心烂肠屁眼不通,要卖闺女去当窑姐!咱宋家村,咋会出你这种天打雷劈的家伙!”
说话的,正是宋铁坨的娘吴氏。
也就是原主大伯娘。
宋雪见瞄一眼中气十足、拾掇得干干净净的妇人,默默点赞。
难怪能养出宋铁坨那样宽厚细心的儿,吴氏看上去就能干,而且三观正。
“你宋大婶说得对!”
“咱宋家村都是老老实实、清清白白的农户,你咋总干些不一样的事儿?该耕田播种的时候你躺家里,该收割刨地的时候你到处溜达,现在没吃的就开始打闺女主意,还是下三滥主意,告诉你,老头子我不许!”
吴氏和里正的话激起千层浪。
所有人都骂何癞子。
声势之大,让抱胸杵在门口看好戏的胖男人意识不对劲。
他傲慢踱到何癞子身旁。
“我说何兄,姑娘是不是你亲闺女?咋你当爹的还不能拿主意?到底卖不卖,给个痛快话,省得耽误我回县城的功夫!我可告诉你,一两三钱银子的价,过了咱这村,你可找不到下家店!”
“难怪何癞子愿意卖!”
有人惊道,“原来一下子能拿1300文!”
“1300文咋滴,你也想拿?”
“哎呀,媳妇儿,我就这么一说。”
有了主意,但……
宋雪见瞄向俩娃。
老三心大,老四却不好糊弄。
示意伙计稍等,她唤两人走出布店。
“难得来镇上一趟,你们再去逛逛。老四,你看看有没有想要的书,待会给你买。”她在系统看过三百千,版本很多,但肯定和古书不同,会被老四瞧出端倪,只好放弃解锁。
“贵。”
宋安看向她肩上明显沉重的背篓。
苗六娘只赔10文。
虽然二姐说外公悄悄给了点,坐车花掉3文,买包子6文……
娘哪里钱买这么多粮?
宋雪见瞬间明了。
立刻用上早备好的说辞,“就算贵,咱也看看能不能至少买一本。娘有钱,昨儿不是上山找到好东西吗?是黄芪根!刚去药铺,掌柜收了100多文,所以,你知道娘为什么能买粮食和布了吧?”
宋安乌黑的眼睛闪亮一瞬。
目送两人径直走向书铺,宋雪见呼了口气。
有个聪敏孩子盯着,心好累!
她赶紧折返布店,“伙计,刚才那粗布,若要半匹……”
“半匹二百文。”
伙计还以为她不会再回头。
没想到不仅回来,张嘴就是半匹!
他赶紧又抱出那匹土黄色粗布,殷勤的让她上手摸一摸,“嫂子瞧瞧,这布织得厚实呢,秋天裁衣裳再好不过。颜色是老了一点,但经脏啊,您说对不?”
“我没这么多钱。”
“那……嫂子有多少?”
“100文。”
伙计的笑直接僵在嘴角。
“嫂子,这……这可不成。10文一尺,是良心成本价,您这再对半砍,小店得亏大本,掌柜若知,非得踹死我。这样吧,您若诚心想要,我给您优惠2文,198文,成不?或者嫂子看着少买点儿,先扯个几尺?”
“你家掌柜在吗?”
宋雪见觉得伙计未必能做主。
“买粮去了,待会就回。”
伙计摇摇头,“嫂子,即便掌柜回来,也得这个价。”
话音刚落,一个身穿直裰的中年男人愁眉苦脸走进来,胸前抱着一个小布袋。伙计边喊掌柜边迎上去,压低声音说明情况。
男人把布袋交给伙计,上前略一拱手。
“这位嫂子,我是掌柜,这粗布你若实在想要,一口价,190文。”
“一百……”
“看来这位嫂子不是想诚心想买,请便吧。”
掌柜气鼓鼓。
年景不好,布店生意差,赚不到什么钱。偏家里人口多,粮食还一涨再涨,稀粥都快喝不到,还要被农妇开涮?
他没好气转过身,装作理货赶人。
不料这农妇非但不识趣走,反上前一步,“我的话还没说完,掌柜着什么急?”
“100文,外加5斤白米。”
宋雪见笑眯眯问,“如何?”
“我要白……”
掌柜一愣。
随即精明嗤笑,“粮铺白米现在是卖20文,但大嫂,看你也是当家的,应该晓得这价格比正常高很多。我要你5斤白米抵一百文,倒不如去粮铺买,人家白米至少质好,这两年老天爷不赏脸,自家白米品相可想而知。”
一听这话,宋雪见知道有戏。
她取下背篓,“掌柜先看看我的米。”
系统里的米是后世杂交高产品种,颗颗分明均匀,晶莹如碎玉。
掌柜用手掬起一捧,眼底的精明又厚了一层。
他故意去闻,“瞧着倒不错。不过大嫂,这米是陈的吧?嗅着有点味儿呢。”
“掌柜说这话,就没意思了。”
还要赶牛车,宋雪见懒得多扯。
“这样,100文加6斤白米?”
“7斤!”
7斤白米在系统里14文,抵掉100文,等于能赚86文。重要的是,还剩56文,应该能给老四买个一两本书。
宋雪见爽快点头。
同样觉得划算的掌柜吩咐伙计取来一杆秤,称出7斤米,利落把半匹布交到她手里。
把布塞到背篓,宋雪见来到书铺。
但书的价格,贵得要上天!
一套最便宜的抄写本三百千,高达300文!
攥着可怜的56文,宋雪见郁闷得想卒。
难怪古代供一个童生秀才出来,有时得举全村之力,这书和笔墨纸砚,价比黄金!
她有点不敢看老四的眼睛。
只是宋安何等敏锐,瞧她一眼,立刻珍重放下手里捧的书,“回家。”
宋雪见脸颊羞烫——
对小孩食言,这种事她还是第一回干!
“书贵,娘不必内疚。”
“我不是内疚,就是觉得……”
把背篓一摘,宋雪见扭头又走进书店。
花40文买下最便宜的一套纸墨笔砚,她把这些往神色激动但强行压抑的宋安怀里一塞,浅笑着解释,“我不想说话不算话,书暂时买不起,咱先买点纸笔,你练练那些会写的字。”
“谢……谢谢娘。”
宋安郑重抱着,如抱着稀世珍宝。
大人食言,不是稀罕事。
他以前央求过爹几回,请他教自己写字念书,爹每回说好,每回忘得一干二净。娘也差不多,偶尔许这个应那个,但很少做到。他并不怪他们,吃都吃不饱,哪还敢求别的?
热意袭上眼眶,他赶紧低头朝前走。
临上牛车,宋雪见又买了4颗糖。
再减去牛车费,余额仅剩9文。
算是体会了一把“来时钱包鼓鼓、回时口袋空空”的购物感,娘仨回到家。
当看到有白米布匹,还有有盐和糖,姐妹俩笑成花儿,宋乐喜滋滋的蹦跳,“有米有布有盐巴还有糖!娘,昨儿上山你找到什么好东西啊?”
“黄芪。”
宋雪见脸不红心不跳,“卖了100多文。”
“天,能卖这么多!明天我们继续上山找!”
宋乐惊叹,“娘果然是有菩萨保佑的!”
“老大,晚上吃白米粥,放点盐。”
长期不吃盐,人会没力气。
宋雪见又把四颗糖分给他们。
除开老三忙不更迭塞进嘴,其它三娃都舍不得吃。
白米粥的香味绝非粟米可比,有股清淡迷人的稻香,又格外温暖落胃,喝上一口,唇齿生香。
晚上,一家人围着烂桌子喝第一顿白米粥,不光四娃连连咂嘴惊叹,宋雪见都觉得满足。
喝得正惬意,外面传来女娃声音。
“大姑在吗?”
午时,宋雪见和四娃也在开饭。
主食是粟米粥。
四娃杂七杂八挖了点野菜,宋雪见把它们焯水,再用留的一点猪油和盐搅拌,算凉拌野菜,可惜没辣椒和芝麻油。而重头菜,自是寒菌瘦肉汤。
鲜掉眉毛的滋味,在唇齿喉咙打着旋儿。
四娃连连惊叹,恨不能舌头都一并吞下腹!
“阿良!”
宋安舌头卷不停,“好次!真好次!”
“这里面……”
宋乐惊喜举起筷子,“是肉?娘在山上逮到野鸡吗?还是兔子?”
呃……
可怜的娃,没吃过几顿肉,都分不清。
宋雪见如实道,“猪肉。”
一听有肉,宋喜吃得越发郑重珍惜,宋平则更风卷残云。
而安安静静的宋安,从粗瓷碗中抬起两颗黑黢黢的眼珠,“野猪?”他以前听顾家村的猎户说过,一头野猪的攻击力不比老虎弱多少,娘还能徒手对付野猪吗?
“不是。”
宋雪见早想好说辞,“在镇上割了一点。”
“昨天我们咋没看见呢?”
肉在嘴里,似乎比任何食物都让人满足,宋乐吃得眼睛半眯,用心享受这难得的滋味。肉啊,她吃到肉啦!
看她一脸小馋猫样,宋雪见笑嗔:
“昨天被你们看见,还能留到今天啊?快吃吧,吃完再给你们弄个好吃的。”
“还……还有好次的?”
只要和吃相关,宋平反应总是很快。
他指指外面,“是……那些吗?”
“对,待会我教你做,怎么样?”
“好!好!”
宋雪见吃了个八成饱,姐妹俩主动欢快的收拾残局。她们弄完,灶里明火熄灭,正适合烤红薯。挑出几个圆乎没破皮的,她教宋平把红薯一个个送进火堆深处。
宋平怕它们被烧焦烂,一步都不肯离开灶屋。
姐妹俩闲不住,商议去北面河抬水。
宋安则在凝神练字——
他舍不得纸墨,以笔蘸水,在擦干净的桌上写。
宋雪见回到里屋,点开系统。
目前余额401文,两个解锁机会,她得好好琢磨弄什么小生意。镇上跑一趟,隐约有几个念头在脑海里如水浪起伏,她想仔细斟酌一番。
体力劳动带来的疲乏,远胜从前的脑力劳动。
想着想着,她眯着了。
再醒,空气里弥漫熟悉的香甜。
“老三!”
她赶紧往灶屋走,“快把它们夹出来!”
守了这么久,宋平竟也沉得住气。
他蹲矮身子把烤熟的红薯一个个夹出来,闻香过来的姐妹俩和宋安一看黑炭似的,都有点怀疑,这东西能吃?
宋雪见捡起其中一个,被烫得连忙换手摸耳垂。
一顿呼呼猛吹,她在四娃好奇的目光中撕开黑壳。
熟透的红薯色泽金黄,软糯如黄脂。尤其是那股甜香,仿佛能甜到人的心坎。
忍烫咬一口,她嘶嘶,“香!”
宋平闻言赶紧捞起一个,边呼边撕皮。
撕掉一小块,迫不及待啃上去,两眼登时蹭蹭放光:这东西一含到嘴里就化,甘甜绵绵不绝,太好吃了叭!
它的甜,和吃糖还不一样。
糖甜是一股脑儿冲开,浸满嘴和喉,这股甜则来得温吞细长,好像……
“你们在吃什么?”
宋多田突然大步走进来。
他端着一个菜碗,里面放着几张野菜饼。
“吃……”
“吃什么吃?”
宋多田板着黝黑的脸,劈手抢走宋平手里的红薯。
再没好气瞪向宋雪见,“白蔹有毒,不要命了?还敢给娃吃,万一吃出个好歹,看你急去!喏,这里有野菜面饼,一人一张,赶紧吃!几朵菌子开汤抵什么饿,亏铁坨还说香!”
一听有毒,刚准备下手的三娃立刻打住。
“喜乐娘做馒头稀粥吗?”石头不知粮食袋里装的是什么。
“不是,等做出来,你们就知道了。”
宋雪见不欲多说。
倒不是故意卖关子,而是能不能做出来,她没万全把握。
牛车回到村里已是下午。
匆匆吃了点烤红薯,宋雪见开始干活。
宋乐性格活泼嘴还甜,让她和俩弟弟去借小石磨,她挑水浸泡黄豆,再拾掇其它调料。
紧跟着,又在系统解锁卤水。
得到三百千的宋安欣喜若狂,得空便翻书,没留心她在忙什么。
反倒其它三娃,时不时过来问。
尤其宋乐和宋平,两人好奇得恨不能黏在她背上。
泡豆需要时间,宋雪见同时准备晚饭:白米饭,手撕包菜,加蒜叶的肉炒蛋,还有撒细葱花的萝卜排骨汤。
“天啊!”
看到那碗肉炒蛋,宋乐眼珠快掉进碗里,“肉和蛋一起做菜,娘,咱们吃得像土财主啊?”
“萝……萝卜汤好香,我……喝……汤!”
“五碗米饭,娘把白米都蒸了吗?”宋喜忐忑的问。
“今晚像过大年。”
普普通通的两菜一汤,在后世是寻常操作。
但在四娃眼里,比过年还要隆重。
默默感慨终于吃上一顿正常饭菜,宋雪见率先坐下,用神秘的口吻说,“今天在山里,我挖到一支人参,所以,咱们吃顿好的庆祝,快吃吧。”
“萝卜里面有骨头肉!”
“啊!我……我的舌……舌头!”
“娘炒的圆包菜咋这么香软?”
“好吃!”
四娃吃得眉开眼笑。
第一口吃肉炒蛋的宋平啃到舌头,又急又馋,像条小狗似的窜来窜去。听着他们的欢声笑语,宋雪见原本累到极致,此刻也似乎得到一点纾解。
宋家村坐落在湖州。
位置大概在魏国中部偏南,根本不长人参。
不过,娃们都听说过人参值钱。
这个借口想得不错!
第二天,宋雪见又很早起床。
先把泡好的黄豆沥干水分,再用小石磨磨成细腻豆浆。豆浆收集得差不多,把它们全部倒进灶屋里的锅中,大火煮沸,不断搅拌防止糊底。
煮好,冷却半盏茶功夫,加入石膏搅拌均匀。
再放卤水静置,直到凝固。
如膏似脂时,她将豆腐切成小方块。
全部切完码到洗干净的桶里,倒入卤水浸泡。
“听说你昨儿买了不少东西。”
拿一个盆倒扣挡灰时,宋多田端碗进来,里面又放着五张野菜饼子,“咋又乱花钱呢?眼瞅马上要变天,多囤点粮食是正事!”
空气里似乎有股生涩的味道,让他忍不住吸吸鼻子。
“这又在整啥?”
“打算做点小生意。”
四娃背柴回来了。
宋雪见招手,叫他们进来吃饼。
除开宋平这个小吃货,其余三娃都表示不饿。昨晚饭菜丰盛,他们吃得肚儿滚圆,早上又是蒸红薯搭排骨汤,能饿才怪。
宋雪见没勉强,让宋多田把饼带回去给巧巧几个吃。
并邀他下午来家一趟,尝她做的小吃食。
宋多田摇头又叹气,“生意哪那么好做?”
觉得宋雪见瞎折腾,老头儿打定主意下午要好好劝说一番。
申时末,他心事重重来了,还没到屋门口,一股冲天臭味闻得他脚步一趔趄。
身后,路过的几个妇人捂住口鼻,嫌恶议论,“咋这么臭啊?比粪坑还臭!”
“今天风大,粪坑臭都被吹远,不像吧。”
“那是啥?”
“味儿……像从鬼屋飘出来。”
一妇人大惊小怪,“不会宋雪见娘几个被山贼杀了,尸臭吧?”
宋多田:“……”
他扭头瞪一眼妇人,“啥尸臭,她们娘几个好好的!”
“老大,你别管,她看到你挖白蔹……”
又是白蔹!
结合赵氏刚吼老头儿的一嗓子,宋雪见大概猜到来龙去脉。白天被婆媳三个拦住,她只想赶紧敷衍走人,没想到……
老头儿定是埋怨赵氏看到“白蔹”不说,才大动肝火。
这事闹得哟……
她赶紧举起竹篾提篮,“我是来找爹说白蔹的事!”
凑钱救何桃花,让宋雪见看到村里大部分人的淳朴善良。
同时,五树村的惨事,也让她心生警惕——
一回到家,她赶紧解锁白蔹根,与一根自动伸缩的高压脉冲电棒。后者用来防身,比菜刀得力,至于前者……
她朝混杂红薯和白蔹根的竹篮点点下巴。
“咱们喊上大伯和铁坨哥,一道去趟里正伯家吧。”
“去做啥?”
“说白蔹的事。”
宋多田正心烦。
虽然搞不清女儿为什么又啰嗦,能出去透透气,也行。
他去隔壁喊上宋多粮宋铁坨两父子,四人一起来到里正家。
土胚房里油灯昏暗,里正一家人也在是喝糙米粥。
看到他们,两鬓斑白的老人笑呵呵起身,“今儿你们家出了大力,来找老头子要表扬呐?”
宋多田和宋铁坨寒暄几句。
话落,宋雪见开门见山。
“里正伯,大伯,你们看看我这竹篾篮里的东西,是白蔹不?”
“辨草药我不在行,多粮兄弟,你来。”
宋多粮比宋多田更沉默,也不言语,捡起篮里一块裹着泥的块茎,仔细看着,“是白蔹根。”
他和老伴儿吴氏回到家,听儿子说了宋雪见挖白蔹根吃的事,又沉沉添了句,“多田和铁坨没认错的。”
“大伯,您再瞧瞧这个。”
宋雪见把同样裹泥的红薯递过去。
宋多粮刮掉一点泥,“像,但……”
“看起来像,但其实不是。”
各拿起一枚红薯和一枚白蔹根去外边洗干净裹泥,宋雪见举到众人眼前,“你们看,彻底洗干净后,白蔹根的皮仍然偏深偏黑,而右边这块,皮是深红色。所以,这不是白蔹根,而是番薯,也叫红薯或地瓜。”
“白蔹根,咱也叫野地瓜。”
“大伯说的这个,爹今天也跟我说了。”
宋雪见拎起篮子里的菜刀。
啪啪两记,分别把红薯和白蔹根对半切开。
“你们再看。”
“这是白蔹。”
宋多粮弯腰细看,最后指着左边,笃定点头,“我记得很久以前,咱爹有一回挖到不少白蔹根,卖新鲜的,药铺出不起价,他后来自己晒干再卖去的药铺,切开就是这个样子。多田,你还记得那年不?”
宋多田也弯腰凑过去。
在家已经仔细对比过一番,宋雪见有条不紊。
“这两种东西,光看外表不太好区分,但切开对比会比较容易。白蔹根粗糙,颜色淡,红薯里面比较细腻,颜色偏黄。”说着,她又拎刀把一半红薯切成几小块。
“来,试试红薯的味儿。”
里正几人都不伸手。
见状,她自己先啃了一块。
看她嚼得有滋有味,宋多粮拿起一块。
硬生生的东西被咬碎,溢出一丝甜。
他眯眼问,“雪见,你想告诉你们,红薯能吃?”
“对,不仅能吃,吃法多样,而且很饱肚子。”
宋雪见拿起一块红薯,硬塞给倔强的宋多田。
瞧他们父女俩这样,里正和宋铁坨也各拿起一块,别说,这东西甜丝丝的。里正嚼吧嚼吧咽下,“果然能吃,就是不晓得这东西该咋种。雪丫头,你咋认识这东西?”
“顾青山以前带回来一本书,书里画了这个。”
下午边对比,宋雪见边备好了说辞。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