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真的基于数据分析进行“预测”,还是在某种程度上…“导演”着这些事件的发生?
如果它能预测到后巷的袭击,甚至能预测到咖啡馆的口角,那它为什么“无法识别”攻击者?
为什么在我第一次活过后巷节点后,会冒出个“异常能量波动”?
这些念头在我脑海里盘旋,挥之不去。
接下来的时间,我彻底放飞自我,完全无视“赛弗”的所有警告和建议。
去了从未去过的公园喂鸽子,逛了昂贵的奢侈品店(只看不买),甚至还跑去电影院看了一场口碑扑街的烂片。
“赛弗”的警告信息几乎刷了屏,风险提示的百分比一路飙升,但我却活得好好的。
甚至…有点不习惯这种“安全”了。
夜幕降临,城市的霓虹灯次第亮起。
我回到了那间熟悉又令人窒息的出租屋。
洗漱,躺在床上,盯着天花板。
时钟的指针滴答作响,一步步迈向午夜十二点。
(难道…这次真的能侥幸活过24小时?
)(难道循环被打破了?
)一种微弱的、几乎不敢奢望的期待在我心底萌芽。
就在这时,午夜的钟声敲响了。
几乎是同一时间,我头顶上方的天花板,毫无征兆地发出“咔嚓”一声脆响!
(嗯?
)我还没反应过来,只觉得眼前一黑。
伴随着轰然巨响和石灰碎屑的飞溅,那盏陪伴了我无数个循环的、老旧的吊灯,脱离了它原本的位置,精准地、垂直地砸了下来!
正中我的脑门。
(我…靠…)这是我失去意识前的最后一个念头。
……再次醒来。
还是那熟悉的阳光,熟悉的天花板。
第九十九次循环。
床头的手机屏幕亮着,显示着“赛弗”的最新报告。
〖循环检测:确认。
〗〖死因:意外事故(重物坠落)。
〗〖本次循环建议:检查租屋结构安全…或搬家。
〗我看着那条“贴心”的建议,脸上露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。
“意外?”
“真会编。”
(这死亡方式真是越来越离奇了。
)(到底是谁…或者什么东西,在如此处心积虑地操控着这一切?
)03第九十九次循环。
这一次,我没有再去试探那个看不见的“后巷凶手”,也没有兴趣去验证“赛弗”的建议是否靠谱。
我的目标很明确——调查“赛弗”本身。
这个无处不在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