晨钟响起时,白发男子又一次从那个奇怪的梦中惊醒。
梦中,他站在高楼林立的奇异城市里,四周是呼啸而过的铁盒子,人们手中拿着发光的薄板。每次醒来,这些画面就像手中的沙粒,越是努力抓住,流失得越快。
“又做那个梦了?“
温和的女声从门口传来。白发男子——现在道观里的人都叫他“白尘“——转头看去。柳飞烟倚在门框上,晨光为她镀上一层金边,手中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药汤。
“嗯。“白尘揉了揉太阳穴,“还是那些铁盒子和发光板的画面。“
柳飞烟走进来,将药碗放在床头的小几上:“先把药喝了吧。玄清师叔说这能安神。“
白尘顺从地接过碗。药汁苦涩中带着一丝甘甜,顺着喉咙滑下,温暖了整个胸腔。这种味道莫名熟悉,好像很久以前就有人这样每天给他送药。
“今天感觉如何?“柳飞烟接过空碗,手指不经意地擦过他的指尖。
“好多了。“白尘顿了顿,“就是...还是想不起以前的事。“
柳飞烟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痛楚,但很快被微笑掩盖:“不急,记忆就像山间的云,该来的时候自然会来。“
这是他们这一个月来的日常对话。自从白尘来到青云观,柳飞烟就成了他与这个世界最坚实的联系。她告诉他,他们曾是挚友,因江湖恩怨失去了共同的朋友,而他在那场战斗中受了重伤,失去了记忆。
“今天玄清师叔要教你认药。“柳飞烟帮他拿来道袍,“我陪你去。“
白尘点点头,系好衣带。镜中的自己白发如雪,面容却只有三十出头的样子,这种反差总让他感到违和。更奇怪的是,每当他问起白发的原因,柳飞烟总是含糊其辞。
道观的后院是药圃,玄清师叔已经在那里等候。这位六十多岁的老道士是青云观的药师,据说医术高明。
“白尘来了。“玄清捋着花白胡须,“今天我们认五味基础药材。“
接下来的一个时辰,玄清耐心讲解每种药材的性味归经。白尘惊讶地发现,自己似乎对这些知识有着本能的熟悉——当玄清拿起一味黄芩时,他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:“性寒味苦,归肺胆大肠经。“
玄清和柳飞烟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。
“看来有些东西是刻在骨子里的。“玄清意味深长地说。
认药结束后,柳飞烟带白尘来到道观的练武场。几个年轻道士正在练习剑法,剑光如练,在朝阳下闪闪发光。
“想试试吗?“柳飞烟递给他一把木剑。
白尘犹豫地接过,木剑入手的一刻,一种奇异的感觉涌上心头。他的手腕自动调整到最合适的角度,身体自然而然地摆出一个起手式。
“我...好像会这个。“他惊讶地说。
柳飞烟眼中闪过一丝喜悦:“那就练给我看看。“
白尘深吸一口气,身体仿佛有自己的记忆。木剑在他手中化作一道虚影,招式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施展。年轻道士们渐渐停下练习,惊讶地围观这个白发男子的表演。
“太厉害了!“
“这至少是二十年功力!“
“他怎么做到的?“
议论声传入白尘耳中,但他充耳不闻,完全沉浸在剑招的世界里。最后一式“长虹贯日“收势,全场鸦雀无声。
“好!“柳飞烟第一个鼓掌,眼中闪着泪光,“精彩绝伦!“
白尘喘着气,汗水顺着白发滴落。他看向柳飞烟:“我以前...是个剑客?“
“比剑客更了不起。“柳飞烟轻声说,递给他一块手帕——那块绣着“飞烟“二字的手帕。
白尘接过手帕,突然一阵眩晕袭来。眼前闪过几个碎片般的画面:竹林中的刀光剑影、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倒下的身影、柳飞烟满身是血却依然护在他身前的样子...
“啊!“他抱住头跪倒在地。
“白尘!“柳飞烟赶紧扶住他,“怎么了?“
“画面...突然有画面...“白尘痛苦地喘息,“一个书生...你受伤...很多血...“
柳飞烟脸色瞬间苍白。她紧紧抱住白尘:“别想了,都过去了。不要再想了。“
她的怀抱温暖而坚实,带着淡淡的草药香。白尘渐渐平静下来,但那些画面已经深深烙在脑海中。
“那个书生...是谁?“他抬头问道。
柳飞烟咬了咬嘴唇:“李清风,我们的朋友。他为救我们而...牺牲了。“
白尘感到一阵莫名的心痛,虽然想不起具体细节,但这种失去重要之人的痛苦却无比真实。
“我很抱歉。“他低声说。
柳飞烟摇摇头,强作笑颜:“走吧,该吃午饭了。下午我带你下山转转,买些日用品。“
午后,两人沿着蜿蜒的山路来到山脚下的青溪镇。这是方圆五十里内最热闹的集镇,每月逢五逢十都有集市。今天正好是初五,街上人头攒动,叫卖声不绝于耳。
白尘好奇地打量着四周的一切。对他来说,这个世界既熟悉又陌生——青砖黛瓦的房屋、穿着粗布衣裳的商贩、飘着香味的食摊...每一样东西都让他感到新奇,却又隐约觉得曾经见过。
“糖葫芦要吗?“柳飞烟在一个小摊前停下,买了两串红艳艳的山楂糖葫芦。
白尘咬了一口,酸甜的滋味在口中炸开,一种强烈的熟悉感涌上心头。
“我以前...喜欢吃这个?“
柳飞烟微笑:“是啊,特别是临州城刘记的糖葫芦,你一次能吃三串。“
“临州城...“白尘喃喃重复这个地名,试图唤起更多记忆,但脑海中只有一片空白。
他们继续在集市上闲逛。柳飞烟买了些布料、盐巴和药材,白尘则被一个卖奇巧物件的小摊吸引。摊子上摆着各种机关玩具和小型器械,其中一个铜制的蒸馏装置特别引人注目。
“这个...“白尘拿起蒸馏器,手指不自觉地开始调整几个部件,“这里应该加个冷凝管...回流口太小了...“
摊主惊讶地看着他:“客官好眼力!这是我自己琢磨的小玩意儿,确实有您说的问题。“
柳飞烟走过来,看到白尘手中的东西,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:“喜欢就买下吧。“
回山的路上,白尘一直摆弄着那个蒸馏器,不时提出改进意见,仿佛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。
“我以前是做什么的?“他突然问道,“为什么懂这些?“
柳飞烟沉默片刻:“你是个...发明家。会制作很多有用的东西。“
这个答案似乎解释了很多,但又好像什么都没解释。白尘隐约感觉柳飞烟有所隐瞒,但看到她疲惫的神情,又不忍心继续追问。
回到道观已是黄昏。晚饭后,白尘独自来到后山的望月亭。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青溪镇,万家灯火在暮色中如星辰般闪烁。
“就知道你在这儿。“
柳飞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。她手里拿着一件厚外衣,轻轻披在白尘肩上:“山里夜凉,别冻着了。“
白尘拢了拢外衣,突然问道:“为什么带我到这里?青云观...有什么特别之处吗?“
柳飞烟在他身边坐下,望着远处的灯火:“这里是安全的地方。玄清师叔是我师父的故交,观里的人都很可靠。“
“那我们在躲避什么?“白尘敏锐地问。
柳飞烟明显怔了一下:“为什么这么问?“
“直觉。“白尘指了指自己的太阳穴,“虽然想不起具体事情,但我总觉得...有什么危险的东西在追我们。“
柳飞烟深深地看着他,月光下她的眼睛如秋水般清澈而深邃:“是的,有危险。但现在你是安全的,我保证。“
白尘想问更多,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他们的谈话。一个小道士气喘吁吁地跑来:“柳师姐!观里来了个受伤的少年,玄清师叔让你赶紧回去!“
柳飞烟立刻站起身:“我这就去。白尘,你...“
“我和你一起。“白尘不由分说地跟上。
道观的药房里,一个约莫十五六岁的少年躺在病榻上,脸色苍白如纸,右腿有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,已经化脓溃烂。玄清正在为他清理伤口。
“刀伤加感染。“玄清简短地说,“需要立刻清创缝合。“
柳飞烟二话不说挽起袖子准备帮忙,但白尘的动作比她更快。他仿佛本能般地拿起一旁的银针和羊肠线,熟练地穿针引线。
“我来缝合。“他的声音突然变得异常沉稳,“准备蒲公英和金银花煎剂,再加少量蜂蜜。“
玄清惊讶地看着他,但很快点头照办。白尘的手法娴熟得令人吃惊,每一针都精准地穿过伤口两侧,打结利落干净。不到半个时辰,伤口已经缝合完毕,敷上药膏,包扎妥当。
“好了。“白尘长舒一口气,“接下来需要退烧消炎。“
直到这时,他才注意到药房里所有人都用震惊的目光看着他。
“怎么了?“他困惑地问。
“你...不记得自己会医术?“柳飞烟小心翼翼地问。
白尘看着自己的双手,同样困惑:“我不知道...好像手自己动的...“
玄清若有所思地捋着胡须:“身体记忆比大脑记忆更持久。白尘施主以前必定是医术高手。“
深夜,白尘辗转难眠。今天的发现让他更加困惑——自己到底是谁?为什么会医术和剑法?那个叫李清风的书生是怎么死的?柳飞烟又为何如此保护他?
他轻手轻脚地起床,来到道观的藏书阁。也许这里能找到一些线索。
借着月光,他翻阅着各种典籍,但一无所获。正当他准备放弃时,一本没有书名的线装册子从书架顶层掉了下来。
册子里面全是密密麻麻的笔记和图表,字迹工整有力。白尘惊讶地发现,这似乎是某种酿酒配方,而且笔迹...非常像他自己的字迹!
“这是...“
“你以前写的。“
柳飞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。白尘转身,看到她站在月光里,只穿着一件单薄的白色中衣,显然也是睡不着。
“我写的?什么时候?“白尘急切地问。
柳飞烟走过来,轻轻合上册子:“很久以前。那时你...还没失去记忆。“
“那为什么会在青云观的藏书阁?“
柳飞烟沉默了一会儿,似乎在斟酌词句:“你曾经在这里住过一段时间。留下了不少笔记和发明。“
白尘敏锐地察觉到她话中的保留:“只是住过?还是说...在躲避什么?“
柳飞烟叹了口气,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疲惫:“都有。白尘,有些事情现在告诉你还为时过早。你的记忆需要自然恢复,强行刺激可能会造成伤害。“
白尘想反驳,但看到她担忧的神情,又忍住了。他转而问道:“那个少年怎么样了?“
“退烧了,但还没醒。“柳飞烟松了口气,感激他转换话题,“玄清师叔守着他。“
“他是谁?为什么受伤?“
“不知道。“柳飞烟摇头,“巡夜的道士在山门前发现他的。看样子是从很远的地方逃难而来。“
白尘点点头,突然一阵困意袭来。他打了个哈欠,柳飞烟见状微笑:“回去睡吧。记忆的事,慢慢来。“
接下来的几天,白尘把精力都放在照顾那个少年上。少年的烧退了,但一直昏迷不醒。白尘每天为他换药、喂水,仿佛这样能填补自己记忆的空白。
第四天清晨,少年终于睁开了眼睛。
“水...“他嘶哑地说。
白尘赶紧扶他起来喝水。少年贪婪地吞咽着,然后警惕地环顾四周:“这是哪里?“
“青云观。“白尘回答,“你安全了。我叫白尘,是...这里的道士。“
少年盯着白尘的白发,眼中闪过一丝奇异的光芒:“你的头发...一直都是白色的吗?“
白尘愣了一下:“不,是最近才...“
“阿宁!你醒了!“柳飞烟的声音从门口传来,打断了他们的对话。她端着一碗粥走进来,“感觉怎么样?“
名叫阿宁的少年突然紧张起来,身体不自觉地往床角缩了缩:“还...还好。“
柳飞烟似乎没注意到他的异常,坐在床边准备喂他喝粥:“你从哪儿来?怎么受的伤?“
“我...“阿宁犹豫了一下,“从北边来。村里遭了土匪,我逃出来的。“
白尘敏锐地察觉到少年话中的迟疑,但没说什么。柳飞烟则继续询问他的家庭情况,阿宁一一作答,但每个回答都模棱两可,显然有所隐瞒。
等阿宁喝完粥睡下后,白尘拉住柳飞烟:“他在说谎。“
柳飞烟挑眉:“你怎么知道?“
“直觉。“白尘指了指自己的太阳穴,“就像我知道你会武功一样——虽然你不说,也不在我面前练,但我就是知道。“
柳飞烟眼中闪过一丝惊讶,随即苦笑:“失忆没影响你的观察力。是的,他在说谎。但一个孩子独自逃难,有戒心很正常。“
白尘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,但缺乏证据,也不好坚持。两人离开病房后,谁也没注意到阿宁悄悄睁开了眼睛,目光复杂地望向白尘离去的方向。
当天下午,白尘在药圃帮忙时,一个小道士慌慌张张地跑来:“白尘师兄!那个少年...他不见了!“
白尘扔下锄头就往病房跑。床榻上空无一人,只有窗户大开着。更奇怪的是,枕头下压着一张纸条,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:“小心穿黑斗篷的人“。
“这是什么意思?“闻讯赶来的玄清师叔困惑地问。
柳飞烟脸色却变得异常凝重:“他看到了什么...“
白尘正想追问,道观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。一个浑身是血的商人模样的人跌跌撞撞地冲进山门,大喊着:“土匪!土匪洗劫了青溪镇!正往这边来!“
道观顿时一片混乱。玄清立刻组织年轻道士们准备防御,老弱妇孺则被安排躲进地窖。白尘本能地寻找柳飞烟,却发现她不见了。
“柳飞烟呢?“他焦急地问一个小道士。
“柳师姐说去拿兵器,马上回来。“
白尘不放心,朝他们的住处跑去。刚拐过回廊,他听到柳飞烟的声音从柴房传来,压得很低,但异常清晰:
“...确认是净世教的人?“
“千真万确。“这是一个陌生男子的声音,“他们伪装成土匪,实际上在搜寻白发男子的下落。“
“宇文浩死后,谁在领导他们?“
“不清楚,但听说是个戴青铜面具的人...“
“继续查。另外,找到那个叫阿宁的少年,我怀疑他...“
白尘如遭雷击,僵在原地。净世教?宇文浩?这些名字陌生又熟悉,像从遥远的梦境中飘来。更让他震惊的是柳飞烟——她到底有多少秘密?
他悄悄退回主院,心乱如麻。柳飞烟显然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,她与什么教派有联系,还在调查那个少年...但奇怪的是,尽管发现了她的隐瞒,白尘心中却没有一丝对她的怀疑或愤怒,只有更强烈的保护欲。
“白尘!“柳飞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,她已经全副武装,腰间佩剑,手中还拿着一把长刀,“给你。土匪快到了,我们得准备战斗。“
白尘接过长刀,手指触碰刀柄的瞬间,一种熟悉的安全感涌上心头。他忽然明白,不管柳飞烟有多少秘密,有一点是确定的——她绝不会伤害自己。
“有多少土匪?“他沉声问,语气中的沉稳连自己都感到惊讶。
“二十左右。“柳飞烟简短回答,“但可能不是普通土匪。“
白尘点点头,没有追问她如何知道这些。两人并肩走向观门,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,仿佛两个即将投入战斗的古老战士。
观门前,玄清已经组织起十几个年轻力壮的道士,手持各种武器严阵以待。远处山路上,尘土飞扬,隐约可见骑马的人影。
“记住,“柳飞烟低声对白尘说,“无论发生什么,跟紧我。“
白尘握紧长刀,白发在风中飘扬。虽然记忆仍然空白,但身体里的战斗本能已经彻底苏醒。他隐约感到,这将是他新生活的第一个真正考验——而答案,或许就藏在即将到来的战斗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