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是吏部侍郎之女婉容。
她身着华丽的旗装,绣工精美的绸缎上绣着繁复的花纹,头戴镶嵌着宝石的旗头,妆容精致,眼神却带着几分傲慢与不屑,仿佛在她眼中,其他人都低她一等。
柔福微微欠身,声音温婉却不失坚定:“见过姐姐。”
她的举止优雅得体,尽显江南女子的温婉与才情。
婉容轻哼一声,嘴角微微上扬,露出一抹嘲讽的笑:“看着倒也斯斯文文,就是不知在这宫中,才情能不能当饭吃。”
她的话语中充满了轻蔑,似乎对柔福的才情嗤之以鼻。
柔福嘴角挂着淡淡的笑,没有回应。
她深知,在这宫中,锋芒毕露只会招来祸端,就像一朵过于艳丽的花,容易被狂风折损。
她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正殿,那里保留着满族“口袋房”的布局,西梢间的万字炕上铺着苏绣软垫,鲜艳的色彩与精美的绣工展示着江南刺绣的独特魅力,与满族传统的炕文化相互交融。
而东配殿的汉式格扇窗棂间,透出江南园林的竹影婆娑,仿佛将江南的婉约与灵动带到了这深宫之中。
就在这时,柔福的目光被墙上的《耕织图》吸引。
那是康熙帝融合汉地农桑文化与满族骑射传统的精神象征,画中描绘的农桑场景生动逼真,人物栩栩如生,展示着劳动人民的辛勤与质朴。
她不禁想起自己在江南的生活,那片充满诗意与宁静的水乡,与这深宫的森严和压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“哼,汉军旗的酸腐气,看了就叫人厌烦。”
婉容的声音再次响起,打断了柔福的思绪。
柔福依旧保持着微笑,心中却暗自叹息。
她知道,这宫中满汉文化的碰撞与交融,将会贯穿她的宫廷生涯,而她,必须学会在这复杂的文化环境中生存下去。
几日后,内务府太监前来核验户籍。
太监手中捧着的《八旗通志》足有砖石般厚重,那是记录着八旗子弟信息的重要典籍。
柔福站在队列中,心中忐忑不安。
她的父亲沈书文卷入漕运案被贬谪,本应与选秀绝缘,可命运却和她开了个残酷的玩笑。
当太监念到她的名字,并用朱笔在册子上圈定时,柔福的心猛地一紧。
她不知道,此时父亲沈书文漕运案的卷宗正躺在养心殿东暖阁的密匣中,那处存放帝王朱